攝影很重要的一個元素,就是那個光~
這裡有很詳細的解說,
而鏡頭的光圈常用焦距focus 的f 來表示,像是F1.4 或是F2.8-F16之類的表是方是,
如果是定焦鏡通常都是用一個最大光圈來表示,但變焦鏡就分焦距近端跟遠端,
F2.8 - F16表示近端焦距是F2.8,遠端是F16,
FF數字越大,光圈越小,所以F2 的光圈大於F16,

發現了沒,通常焦距越長,光圈會變小,
這是因為成像要能對焦,形成清晰的影像,必須要縮小光圈,才能清晰對焦,
這跟瞳孔的原理一樣,當要看遠端物品時,我們瞳孔會縮收是一樣的,
影像透過光圈,落在感光元件(底片/CMOS/CCD Sensor)上,影像是倒過來的,
就像是國小玩的針孔落在黑紙箱底部的影像一樣,
傳統單眼相機是透過折射菱鏡轉換成正像,
傻瓜相機則是用另外一個觀景窗模擬鏡頭看到影像,
事實上是有一些些差異,但對拿傻瓜相機的攝影者影響意義不大,
數位化後更容易了,反正都是在 LCD上顯示,轉換方向是輕而易舉的事,

感光元件的底片以前是大家都是用135(高度35mm)的比較多,專業攝影就有用120底片(高度60mm),
到了數位時代後,感光元件的面積大小也是個必要考慮的先天條件,這裡有說明,
這是除了光圈以外,的另外一個光,決定影像的感光面積,當然也是大一些好,
雖說晶圓製程能力,佈線方式也是變數,簡單考慮就是越大越好,
影像處理引擎晶片也會影響影像特色,

光圈相對的另外一個就是快門時間,延長快門的時間可以有更多的曝光量,
但影像一旦有移動就會變成模糊影像,甚至或是其他的光影特效,

現在所謂的消費型數位相機,大都是在廠商設定的情境模式下,
相機自動調整光圈及快門,除了大都期望拍攝清晰照片外,比較沒有"創作"的自由度,
也就是說大部分沒辦法自行更改拍攝設定,像是自行調整光圈及快門,
這也是單眼數位相機跟消費型隨身機的差異,類單眼就是加入這些類似單眼相機的功能,
但類單眼不能更換鏡頭來玩,單眼數位相機則是可以有多樣的鏡頭來搭配,

這樣粗略介紹,可能還是很難理解,點上頭的連結進去看,
希望有興趣的人都能抓住那個光~

註: Ricoh GX200 CCD size: 1/1.7" /1210萬像素 /最大光圈f2.5
Panasonic LX3 CCD size: 1/1.63" /1010 萬畫素 /最大光圈f2.0
Nikon P6000 CCD size: 1/1.7" /1350萬像素 /最大光圈f2.7
Sony T900 CCD size: 1/2.3" /1210萬有效像素 /最大光圈f3.5

類單眼有人推LX3,但直覺是覺得GX200 比較好,也有人擁護Nikon P6000 或是Canon G10,
就沒人拿Sony T900來跟這個等級比,因為T900不是類單眼,需求導向不一樣,
但大部分女生一定會喜歡 T900,整體來說漂亮多了,還有觸控螢幕ㄟ,
不完全只選擇攝影功能,T900就很有競爭力,
搭配自己常用的攝影模式,來選擇相機也很重要,
因為真正影響照片內容的不光是相機,拍攝者的想法,構圖,主題目標才是重點,
也就是說,就算是用手機相機還能拍出好東西的,才真叫做高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ahnming 的頭像
    jahnming

    jahnming的部落格

    jahn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